2018年5月13日-19日是第四個全民營養周,宣傳主題為“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口號為“慧吃慧動,健康體重”。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更加突出。肥胖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肥胖是一種由多因素導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還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2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異常和冠心病等疾病。北京協和醫院陳偉教授以《吃動平衡,健康體重》為主題的報告指出,體重是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吃和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通過合理的“吃”和科學的“動”,不僅可以保持健康體重,打造美好體型,還可以增進心肺功能,改善糖、脂代謝和骨健康,調節心理平衡,緩解抑郁和焦慮等不良精神狀態。所以,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堅持吃動平衡,擁有健康體重。
人體每日的能量攝入應該等于能量消耗,如果攝入大于消耗,那么多余的能量囤積在體內,便會帶來體重的增加和體型的肥胖。反之將帶來體重不足和消瘦。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的原則,一個人一餐中膳食的食物組成分為4部分:谷薯類、魚肉蛋豆類、蔬菜類和水果類。按照重量計算各類食物占一餐的總量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蔬菜類34%-36%、谷薯類26%-28%、水果類20%-25%、魚肉蛋豆類13%-17%,每天喝300mL的奶。
注意以下原則:1、主食中最好有1/3的粗雜糧和雜豆類,比如燕麥,玉米等;2、蔬菜的選擇要多“色”,紅綠黃等深顏色的要占到1/2以上,土豆、山藥、蓮藕等塊莖類要當成主食來吃;3、肉類要挑肥揀瘦,優先選擇魚禽類,吃雞蛋不要扔蛋黃;4、每天喝牛奶,多點豆制品,一周幾次堅果;5、注意烹調方法,少鹽少油,盡量少吃油炸油煎和口味重的食物;6、足量飲水,每天7~8杯水,總量達到1500~1700ml左右。不喝或者少喝含糖料。7、每天身體活動6000步。
合理營養是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營養的根本途徑。通過開展營養周活動,宣傳合理膳食知識、傳遞健康生活的理念。倡導人們平衡膳食,適量活動實現健康體重管理,保持健康體重,減少因肥胖而導致的各類慢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