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下,肺部疾病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實,因大氣污染、吸煙和老齡化等因素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癌以及肺部感染的發病率、死亡率已經居高不下,除了常規的治療外,呼吸康復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日,州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一科收治了一名105歲高齡且慢阻肺病史十余年的患者田某。治療期間,通過呼吸康復訓練后,已康復出院。
田某,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療。入院時病情較重,需要高流量氧療儀持續輔助呼吸,持續24小時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如稍稍脫離氧氣,就會出現喘憋癥狀及血氧飽和度下降。
經過對田某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后,該科有針對性的制定了一套呼吸康復訓練運動處方。在田某的積極配合下,何忠主任指導護士對患者進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吸氣肌訓練,由臥位呼吸操循序漸進的轉化為坐位呼吸操、立位呼吸操。同時,還叮囑和指導田某出院后繼續堅持居家康復訓練。
據悉,呼吸康復是以患者的綜合評估為基礎,以預防各種能導致和(或)加重呼吸系統癥狀的誘因,或以改善呼吸系統癥狀為目標,所確定的各種個體化的綜合管理措施,包括運動、心理教育、健康宣教、消除誘因等,是一個以循環醫學為基礎,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多學科、綜合性的全面干預。
呼吸康復的適應癥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間質性肺病、肺動脈高壓等存在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的呼吸系統疾病;誤吸等能誘發和或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加重的其他系統疾病;慢性氣道疾病的急性加重期和各種原因導致的需要機械通氣的呼吸衰竭患者;能減少并發癥或加快術后恢復的胸部圍手術期患者。
呼吸康復計劃的實施可以穩定或扭轉系統性疾病的臨床表現,從而達到減少癥狀、優化功能狀態,增加社會參與度、減少衛生保健費用支出的目的。
全面的呼吸康復計劃包括患者的評估、教育和訓練,運動療法,心理干預,長期依從性的促進,以及每項內容的評估及效果評價,需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呼吸康復計劃設計,以滿足具體患者的不同需求。
在呼吸康復過程中患者的配合非常重要,持續良好的依從性是患者在呼吸康復項目結束后依舊保持獲益的關鍵。只有堅持訓練,才能不斷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提升患者及家庭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