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6月即舉行的高考,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推遲了整整一個月,剛剛走出疫情的緊張氛圍,隨著考期一天天的臨近,一心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的家長們又陷入了臨考前的焦灼氣氛,怎么才能讓孩子“吃好”,成了壓在幾乎所有家長們心頭的一副重擔。
怎樣科學合理的安排考前的一日三餐,我們還要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說起。
一、 保證充足的主食
研究表明,在緊張的考試期間,大腦在快速的思維活動及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會加速能量的代謝。而主食是提供能量最直接也是最基礎的物質之一。
首先主食要夠,指南推薦每人每天主食250-400克,其次要注意粗細搭配,粗糧能提供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保持長時間的精力且有利于情緒的穩定,讓學習事半功倍。
二、選擇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魚蝦肉類、蛋類、大豆制品和奶制品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食物能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助于維持持久的體力和身體狀態,對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尤為重要。尤其奶類中豐富的鈣質,對于鎮定神經、緩解疲勞很有效果。因此,每天平均應保證120-200克的肉蛋類以及300克左右的奶制品。
三、多吃蔬菜和水果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維生素C作為人體必須的維生素之一,它不僅可以促進鐵吸收,增加造血功能,還可以提高免疫系統功能。另外蔬菜水果當中還含有很多植物化學物質如:葉黃素可以保護視網膜;姜黃素可以預防炎性腹瀉;原花青素以及花青素可以抗氧化等,選擇合適的蔬菜和水果可以糾正緊張情緒,保持頭腦清醒。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每天300-500克,深色蔬菜應占1/2,水果每天200-350克,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四、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注意不要選擇油、鹽、糖太多的食物,如煎雞蛋、炸魚、紅燒肉、鹽蛋等。這些食物因糖分、脂肪和膽固醇過多,可導致消化時間長,血糖波動大,容易造成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反應遲鈍,從而影響考生學習效率和應變能力。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食物的衛生和安全,不亂吃零食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隨意改變飲食習慣去吃不熟悉或不常吃的食物,保證良好的睡眠,勞逸結合。
祝所有考生考試順利,榜上有名。